與自然共存系列

講者:黃文伯

 【生態旅遊的本質與前景—人與自然共存的知性之旅】 

生態旅遊是我們徜徉在大自然之中時,仍時刻注重保育與永續生態的知性之旅。它與如蝗蟲過境般的大眾旅遊不同,而是在維護當地居民福祉下,促進人與自然共存。少眾、知性的生態旅遊是高品質的精緻旅遊,須規劃「人為衝擊最小」的旅遊路線,具備足夠的生態學知識,以提供良好的環境教育與解說。

【從里山的角度來探究生態農業的願景】

工業革命之後,二氧化碳排放造成全球暖化,但更為緊迫的是,環境資源因過度擷取而耗竭。人類的角色有如掠食者,講究效率的行為使資源利用大於回收循環,將造成社會經濟無以為繼。如何將人類的角色從地球的寄生者轉為共生者,里山型態的生態農業是一個開始的契機。


營建署 > 遊客?垃圾?撈捕?

觀光旅遊 < > 生態旅遊

基於自然的旅遊|生態資源保護|對旅遊地可持續性管理|對旅客的環境教育


八大原則:

1.必須採用低環境影響之營宿與休閒活動方式。

2.必須限制到此區域之遊客量(不論是團體大小或參觀團體數目)。

3.必須支持當地的自然資源與人文保育工作。

4.必須盡量使用當地居民之服務與載具。

5.必須提供遊客以自然體驗為旅遊重點的遊程。

6.必須聘用了解當地自然文化之解說員。

7.必須確保野生動植物不被干擾、環境不被破壞。

8.必須尊重當地居民的傳統文化及生活隱私。


Ecotourism e-book, Australia 2020

全球永續旅遊準則


棲地破碎化
邊緣效應

棲地大小形狀 matters


學 vs. 官

林聰賢|獼猴

林良恭|鼬獾

裴家騏|雲豹


獼猴

> 野放?

 > 族群密度錯誤高估 > 近交衰退

柴山|眼睛發育不正常


台灣獼猴共存推廣協會


台江國家公園 vs. 台南市七公頃垃圾掩埋場

台灣暗蟬@木黃麻

港仔西 > 蛣蛚步道

生態步道種子教師


地方性保育功能+解說員品保制度



生態農業 vs. 即約農耕

森林 > 農地 


氮肥 > 硝酸鹽 > 飲用水安全?

磷(礦@美、中、俄、摩洛哥 till Y2193)> 優養化 > 藻華/藍綠藻/紅潮/藍眼淚

(發出夜光的非寄生甲藻)


資源取用=獵物+被獵

Lotka-Volterra model




全球暖化 >  經濟動盪

Biosphere 2 but failed


生物圈1號|地球
如何把人類的角色改變?

人類=病毒寄生 > 粒線體共生


Ecosystem | Cycle

物質重複利用。避免重新製造


Contour farming


No-till farming


循環共生


耕地-邊地系統@歐洲北部|供養1人 / 公頃

全球7億公頃 > 供養7億人



Comments

Popular Posts